首先跳出个王心斋,其生平经历与学术在第二章中已经讲过。他以一个盐丁,居然成为王学大师,开出泰州一派。王学的风行一世,要算由于这个学派的鼓吹力量为最多。心斋的弟子王一庵说:
自古农工商贾,业虽不同,然人人皆可共学。孔门弟子三千,而身通六艺者才七十二,其余则皆无知鄙夫耳。至秦灭学。汉兴,惟记诵古人遗经者,起为经师,更相授受。于是指此学独为经生文士之业,而千古圣人与人人共明共成之学,遂泯没而不传矣。天生我师,崛起海滨,慨然独悟,直宗孔孟,直指人心。然后愚夫俗子不识一字之人,皆知自性、自灵、自完、自足,不假闻见,不烦口说,而二千年不传之消息一朝复明矣。(《明儒学案》卷三十二《王一庵语录》)
这段话昌言农工商贾、愚夫俗子,不识一字之人都可与共学,并且也只有这样的学才是真正的圣学。不错,心斋就是出身下层社会的,由他所领导的泰州学派,更参进许多下层社会的分子。如樵夫朱恕、田夫夏廷美、陶匠韩乐吾等都是。后来李二曲著《观感录》,就是特别表章这班平民学者的。这里面最可注意的是韩乐吾。他于农隙聚徒讲学,农工商贾从之游者千余,可知其影响之大。《明儒学案》记他:“一村既毕,又之一村,前歌后答,弦诵之声洋洋然也。”试想这是何等气象。李卓吾述罗近溪讲学的情形道: